“网络文学”本科班培养不出下一个“唐家三少” 星野明里
来源: 百度百家 | 2015-08-23 10:56:09
0
小刀马
小刀马
网络文学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了,也诞生了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南派三叔、耳根、忘语等等大神。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转变,以及碎片化时间的应用,网络文学的文章也越来越不错了,BAT争相布局这个市场,尤其是腾讯的布局力度更大。
值得关注的是,即使一些象牙塔内的净土也开始瞄向了这个市场。近日,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年8月,全国第一个“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本科专业方向,在江苏省民办高校三江学院开始招生。难道在象牙塔里,也能培养出市场青睐的网络编辑和写手?
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勇表示,他打的是“错位牌”。不过,给人的感觉却是噱头大于实质。王勇表示,“因为网络文学需要大量的人,大量的编辑,当然也需要写手。还有一个想法是,目前网络文学大量作者处在一种江湖状态,民间状态,需要高等学校介入进来,把一些理想、情怀注入进去,引导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编辑早已不像以前那么拥有市场号召力了。尤其是随着自媒体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网络编辑甚至包括编辑记者都开始转向自媒体发展,网络编辑这个职业的需求已经不像当初。而至于写手,看看目前已经“发迹”的那些大神,白金写手,有哪一个是经过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甚至好多人并不是文科出身,半路出家,喜欢舞文弄墨的占比更多,而且大多数已经熬出来的写手,都有自己的标签和写作风格,这也不是科班就可以造就出来的。
更主要的是,在网络文学、小白文流行的今天,变化日新月异,谁能承担这种教学的重任?外聘大神当老师,学校出得起价格?而固有的传统的师资力量,又如何衔接网络变化多端的行文习惯?又如何能教出真正的“大神”。或许也仅仅是一个网络编辑罢了。而网络编辑本身的市场需求有限,这样未来的就业方向可否明朗?
该学院也表示,“网络文学”的专业方向主要是培养网络编辑,而不是网络段子手。其实即使是网络编辑,笔者也知晓很多知名的网站,尤其是以媒介为触电的网站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编辑培养模式,甚至还有一套自己的编辑培训方式。同时,我们也知道很多网站也都愿意接收那些有一定从业经历的人来担任,甚至从传统媒体转行而来的编辑记者等等。
诚然,网络文学也是文学的一种,我们也看到一些大神级写手也都入了当地甚至中国作家协会,说明我们的市场也越来越包容了。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包罗万象的市场中,给予更多有才华的人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据悉,这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将会学习《网络小说写作指南》、《网络文学概论》、《经典网文选读》等十几门课程。网络文学市场更像一个江湖,一个有自己的江湖地位和市场格局的市场,更加市场化和竞争白热化,即使那些大神级的写手,有很多也存在着江郎才尽备受煎熬的案例,毕竟订阅,阅读数量是完全市场化的,每天的催更更是让无数的写手头痛欲绝。
这个市场的多元的,更是残酷的,写手无数,真正能成为塔尖的顶级白金写手就那么几个,而且新脱颖而出的越来越寥寥,想在这个市场博得一个身位太难,不是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就可以培养出来的,甚至不久前有北大学子涉足网络文学市场,依然惨败而归。如果仅仅是培养一个网络编辑,真需要一个本科设置吗?
相关阅读
